傍晚6时30分,暮色刚漫过和安商都“约北?!こで嘁故小?,铁板与鸡肉串碰撞的“滋滋”声便裹着香气在这里散开来,在烧烤摊位前忙碌的李姐一边给铁板刷油,一边回忆起几年前的日子。
充满烟火气的长青夜市。李君光 摄
“以前在长青路附近摆流动摊点,今天在巷子口,明天挪到街角,顾客经常找不着。”李姐告诉记者,如今,她的摊位划在夜市餐饮区,地面有统一白线标识,旁边还摆着分类垃圾桶?!罢唤龈伊说胤?,还帮着规范卫生管理,现在顾客看到环境干干净净的,也愿意多坐会儿,生意比以前火多了。”说起收入,李姐眼角带笑,“暑假每天顾客都爆满,收入稳了,家里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不用再犯愁了,日子过得踏实多了?!?/p>
顾客在文创区选购。李君光 摄
这是我市出台夜经济管理方案,让外摆摊点有“固定家”,让“城市烟火”多了“文明味”的一个缩影。
目前,我市已在市区搭建2400多个临时摊位,在监管环节,推行柔性执法模式,通过建立外摆摊点入场经营制度,贯彻“谁执法谁普法”,对外摆摊点经营者实行凭证、定点、定时、定品种经营,对经营产品开展定期监督抽查,破解了夜市食品经营者流动性强、难以监管等难题,实现“城市乱象”到“城市名片”的转变。
不远处的臭豆腐摊前,光顾的顾客排起了长龙。摊主谭师傅正把炸得金黄的臭豆腐舀进碗里,“我这摊儿是老字号了,以前流动摆摊时,外地游客来北海想找都找不到,只能做本地人生意?!比缃褚故屑芯?,加上政府帮忙宣传引流,不少游客跟着导航来,“昨天还有几个广东游客说,在网上刷到我们家臭豆腐,专门过来尝。”
“老板,来一份冰渣豆花,再来两条越南卷粉!”北方人王先生熟门熟路地走到摊位前,他是夜市的常客,每周都会约上朋友来坐坐?!耙郧疤笥阉党で嗦芬故腥饶郑戳撕眉复味济徽易?,后来知道搬到这儿了,一来就爱上了?!蓖跸壬俗哦够?,看着满场的小摊笑着说,“你看这满场的烟火气,上百个摊位,小吃茶饮啥都有,人均不到50块就能吃到撑?!?/p>
长青夜市入口处,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小张正帮着一名摊主调整摊位摆放位置,“我们现在不是‘管摊贩’,是‘服务摊贩’?!毙≌欧ㄕ?,页面上详细记录着每个摊位的经营者信息、经营范围和卫生检查记录,“这是‘一摊一档’制度,能精准掌握每个摊位的情况。要是摊主卫生没做到位,我们先上门提醒整改,不是上来就扣分?!?/p>
对此摊主们深有体会?!耙郧翱吹酱┲品木突牛卤徊榇??!甭裟什璧某赂缢?,“现在不一样,管理人员发现问题会口头提醒,并先帮着解决,比如我之前垃圾桶没摆对,他们帮着挪好,还教我怎么分类,特别人性化?!?/p>
“2024年,海城区的市民投诉量,比2023年下降了70%。”小张笑着说,如今长青夜市还与和安商都商业体联动,顾客逛完商场来吃小吃,形成“购物+餐饮+休闲”的消费闭环,成了展现北海夜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。
夜色渐深,夜市的灯光愈发明亮。李姐的摊位前依旧排着队,谭师傅的臭豆腐香气飘得更远,王先生和朋友举着酒杯在摊位旁谈笑风生……这里不仅延续了曾经长青路夜市的烟火记忆,更用“规范”与“服务”,让外摆摊点从业者的日子有了奔头,让市民的夜生活多了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