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产谷实,而海出珍宝”,史书如此记载北海(古合浦郡)。因为盛产南珠,北海享有“珠城”美誉,合浦则以“珠乡”闻名。
秋日的北部湾,水天一色。海面波光粼粼,船只或远或近。海风吹来,带着咸咸的味道和海洋深处的神秘气息。记者跟随梁菊萍登上快艇,20分钟左右,到达南珠养殖基地。
▲工人在南珠养殖基地管养珠母贝。记者 覃鸿图 通讯员 冯国庆 摄
39岁的梁菊萍是北海市南珠传统养殖技艺非遗传承人。20世纪80年代,其父母开办了北海首个民营南珠养殖场。如今,她已是3000余亩南珠养殖基地的负责人。
梁菊萍和工人不停忙碌着,将一串串吊养的珠母贝捞起,清理附着的泥沙和寄生物?!靶◇π?、青口螺和寄生虫都是幼贝的天敌,必须及时清理?!绷壕掌记崆嵊檬植Φ舾皆诒纯巧系男◇π?。
清理寄生物,检查吊笼是否牢固……这样的工作,不管寒冬酷暑,几乎每天都要进行。
“呵护珠母贝,堪比呵护婴幼儿?!绷壕掌妓?。
南珠面世,需要经历贝苗繁育、珠母贝管养、插核、采珠环节,历时两年半左右。这也是北海市南珠传统养殖技艺的全流程。
从小,梁菊萍就目睹了贝苗繁育的过程,“家里有8个几十平方米大的育苗池,附在薄板上的贝苗密密麻麻,每个像针鼻大小。”
贝苗需装入网袋,在海中养成珠母贝。一年半左右,便可插核。
天然南珠因蚌内进入沙砾等异物而形成。养殖的南珠,则是人工插核,将由蚌壳打磨而成的珠核送入珠母贝体内。
“插核决定珍珠的颜值和收成。”梁菊萍说,如果插核时扎破贝的心脏,贝就会死掉。珠核准确落位,贝壳分泌的珍珠质才能均匀包裹在珠核上,最终长成饱满圆润的珍珠。
插核贝孕育一年左右,即可采珠。
“东珠不如西珠,西珠不如南珠?!蹦现槠分噬铣耍抢⒌墓逼?。流传至今,得益于一代代人对历史瑰宝的?;ず痛?。
▲曾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由228颗南珠组成的“海之皇冠”。李君光 摄
▲晶莹剔透的南珠。(北海市旺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供图)
“严格来说,1958年以前的南珠都是天然珠?!薄吨泄现椤芬皇榈淖髡吡核计娓嫠呒钦?,1958年,北海培育出中国第一颗人工海水珍珠,北海市南珠传统养殖技艺开始传承。
记者从北海市振兴南珠产业办公室了解到,北海养殖南珠的鼎盛时期,年产南珠8000公斤以上。因受各种因素影响,南珠养殖规模大幅萎缩,2016年北海年产南珠不足50公斤。
珠城岂可无珠?
2017年,北海出台《关于加快振兴南珠产业的意见》,南珠产业实现强劲恢复。2020年,北海年产南珠超过1000公斤;2024年,全市的南珠预计全年插核总数700万贝以上。
如今,每年国内50%以上的海水珍珠通过北海交易到全国各地,北海发展成为我国海水珍珠重要的集散中心。
今年7月,北海市委召开研究振兴南珠产业工作专题会议,市委书记蔡锦军提出,要深入实施振兴南珠产业九大行动,攻坚破解南珠产业发展瓶颈,全力以赴振兴南珠产业。
“南珠振兴不仅要提产量、强质量,更要丰富北海城市文化内涵,提升城市价值?!北焙U裥四现椴低蹲视邢薰靖弊芫聿芗掖荷钣懈写サ厮?,公司今年将在银滩景区打造南珠文化体验馆,让更多人了解南珠文化。
夕阳西下,海面上金光闪闪。梁菊萍和工人将清理好的珠母贝重新放回海里。
“养珠之路异常艰辛,无数次想过要放弃,但还是选择了坚守?!绷壕掌妓?,“南珠是我国的国宝,我们是南珠的传承人,应该弘扬好南珠文化,让南珠养殖技艺薪火相传?!?/p>
快艇离开时,梁菊萍的眼光一直回望基地的方向,深情、执着,充满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