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北海市委组织部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组织工作全过程、各方面,以打造忠诚、奋进、团结、奉献、清廉型机关为抓手,争当文明建设“排头兵”,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。2021年以来,获国家、省级表彰表扬54次,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发言26次,2025年5月,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。
一、坚持“上率下”学思想,打造政治过硬机关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由部务会成员带头,通过“第一议题”、理论学习中心组和读书班等开展专题学习70余次,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等,营造学思想、强党性、讲政治的浓厚氛围。
二、围绕“争第一”强本领,打造实干担当机关。秉持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理念,通过开展专题辅导、“碎片化”学习、“半天嵌入式”培训、蹲点调研和“两融合双提升”工程等方式,加强干部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实践锻炼、专业训练,帮助练就过硬本领;在部机关开展“挑重担、干最好、争第一”赛道比拼活动,定期评选“红旗科室”“岗位标兵”,作为年度考评考核、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,激励全体组工干部勇挑重担、奋勇争先,打造一支崇尚文明、捍卫文明的组工“铁军”队伍。2023年以来,共开展“红旗科室”“岗位标兵”评选8批次,相关经验获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刊载。
三、聚焦“五个感”凝人心,打造团结有爱机关。落实落细关心关爱,对生病住院、家庭困难的干部,由部务会成员开展家访慰问,帮助解决困难问题,2023年以来,共开展慰问58人次;推行协同攻坚机制,针对重大艰巨任务,由部务会成员牵头,跨科室调配干部组建攻坚队,集中力量推进急难险重工作,营造“跟我上”“一起上”的工作氛围,切实提升干部尊重感、成就感、自豪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四、做到“面对面”优作风,打造服务为民机关。制定《组织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》,明确部务会成员定期接访群众,原则上不同一天内到同一县区调研,常态化与党员、干部、人才等服务对象谈心谈话,持续改进作风,为基层减负;推行基层联系点机制,落实部机关科室与41个问题矛盾多、工作打不开局面的村(社区)、产业园区、重点企业开展精准结对,要求每季度与联系点交流不少于3次,引导组工干部主动走出机关、下沉基层一线,共搜集到意见建议93条;落实部务会成员联系服务市场经营主体机制,全体部务会成员共结对180家企业,坚持“有求必应”“无事不扰”做好联系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6个。
五、紧盯“治未病”严纪律,打造清正廉洁机关。坚持公道正派,落实全体干部签订绝不允许封官许愿、弄虚作假、跑风漏气等“八个绝不允许”承诺书;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,开展组工干部负面清单“每月一报告”和党风廉政教育“每月一警示”活动,不断强化日常提醒,教育全体干部清正廉洁、严守法纪。2022年以来,共开展教育警示40期,相关经验获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刊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