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猫子ymz品茶,51龙凤茶楼论坛成都,唐人阁论坛2025,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

001.jpg

全国文明村镇巡礼 | 向海而兴 文明同行——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纪实

发表时间:2025-06-06    来源:北海市文明办

2025年5月,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《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园的决定》,侨港镇作为北海市唯一上榜的乡镇名列其中。

向海而兴,向海图强,侨港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为抓手,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,谱写渔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侨乡篇章。

扮靓“面子”,文明风貌展新颜

游在银滩,食在侨港。侨港镇作为“十里银滩”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面子”尤为突出,近年来,侨港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、出行环境、旅游环境,老百姓和外来游客的幸福指数逐年提升。

——电建城中村面貌焕然一新

2021年以来,侨港镇启动电建村改造项目,建成5处景观、3个休闲广场,绘制超过1000平方米的墙绘,形成“一墙一风景,一墙一阵地”的文明长卷。

在文明村镇创建的推动下,电建村特色虾米产业打开直播市场,村内民宿开业近100家,村民利用沿街商铺发展咖啡馆、文创产品、旅拍等业态,传统“虾米第一村”变身现代“最美文艺渔村”,成功打造渔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。

——20条背街小巷建设完成

拆除违建8000多平方米,硬化道路6660米,施划公共停车位5300个。按照“一街一特色”精品街区标准,侨港镇积极推动红棉路、环岛路等5条道路提升沿线风貌,形成建设带动发展的良性循环,发挥背街小巷改造后的积极作用。

环岛路沿线的侨港码头,借势打造“党旗红+电商孵化岛”,培育孵化归侨眷属、“渔民主播”近300名。侨港镇海产品网络年销售量超10亿元,侨港直播电商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典型案例。

——6个“三无”小区改造完工

近几年间,侨港镇全方位改造提升镇辖6个“三无”小区,惠及楼房48栋、居民764户。

针对侨民东区晾晒空间不足、地面破损的问题,侨港镇改建并举。结合实际按“需”设置。合理划定2处公共晾晒区,让大件衣被“有处可依”,在阴凉处加装桌椅和乒乓球桌,让居民休闲有处可去。立足基础变“废”提升。修葺楼本体公共区域17处,变1800平方米脏污墙面为精美的公益广告墙,新装路灯20盏、楼梯灯135盏,更换楼梯扶手766米,改造路面1604.03平方米,修补人行道2350平方米,让居民出入畅通无阻。

做实“里子”,文明新风润人心

移风易俗,乡风宜居。侨港镇落实“五个一”工作法,将基层治理与道德建设结合。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细化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等内容。推广运用积分激励,引导群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取积分,形成“多劳多得”的正向激励。挖掘培育道德模范,积极开展最美家庭、星级文明户等系列评比;依托镇、村(社区)阵地,建成12个现场教育教学点,年均开展200余场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新风俗新观念。

诚信经营,文明宜业。面对知名度高、人流量大、人员密集、车辆流动频繁的优劣势,侨港镇用“绣花功夫”交出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答卷:设置3个流动摊贩疏导点,投入AI视频监控+云广播系统,跨门槛经营、流动摊点得到有效遏制;实施风情街垃圾定点投放机制,主街区风貌显著提升;制定并实施《侨港镇餐饮行业管理“十条措施”》,2024年全镇餐饮类消费投诉同比下降71%,餐饮行业重点监管对象下降80%;通过定点值守、机动巡逻、悉心劝导等手段,彻底根治电建老人强制收停车费问题。

传承非遗,文化宜游。侨港镇聚焦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以“侨文化”为主打,常态举办广西三月三、端午龙舟文化节、侨港开海嘉年华等节庆,开展咸水歌、疍家婚礼等特色民俗展演,建成并开放侨港华侨历史展览馆、渔耕文化馆、虾米工坊和电建美术馆、村史馆、咸水歌大舞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春伟广场等侨港文化IP;以“滨海风”为特色,利用海、滩、港等资源,举办沙滩音乐节、港池音乐会、乡村音乐会等潮流活动,以及冲浪、帆船、翻波板、沙滩足球等体育赛事,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;以“文艺范”为亮点,支持引导港港文化创意中心发展,引入极具潮流文化特色的Livehouse演出形式,打造青年文化艺术开放街区。2024年侨港镇累计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。

夯实“底子”,文明实践惠民生

群众利益无小事,桩桩件件总关情。侨港镇坚持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,用心用情用力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落到实处。

用心听取群众心声。不让政策停在纸上,不让服务挂在嘴上,一线网格员用“大脚板+烂笔头”回应群众急难愁盼。侨南社区小港北一路,一度路灯安装滞后,夜间照明不足。侨港镇注重举一反三,开展基础设施短板排查,镇内主次干道新装40套路灯设施、200余盏照明灯,实施夜景亮化美化工程,让魅力风情侨港“愈夜愈美丽”。

用情落实为民办事。镇班子领导带头走街串巷,台账式管理、销号式推进,梳理并整改问题300余件。镇辖5个村(社区)设立专栏,按周公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情况125期。创新推行“133”工作机制,网格报事率、工单签收率多次排名全市第一,网格工作多次获得北海市红榜通报,居全市各乡镇第一名。

用力解决难点痛点。排水管道老旧淤堵,是困扰侨港镇居民和商户多年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侨港镇积极推动全镇排水管网纳入银海区城市内涝综合整治工程,全面改造镇内8条道路排水沟,不仅镇容镇貌得到了提升,汛期积水状况也大大改善,获得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。

责任编辑:返回顶部